• <dl id="484gi"></dl>
  • <abbr id="484gi"></abbr>
    <rt id="484gi"><delect id="484gi"></delect></rt><rt id="484gi"><tr id="484gi"></tr></rt>
    <abbr id="484gi"><source id="484gi"></source></abbr>
  • <abbr id="484gi"></abbr>
    <abbr id="484gi"><source id="484gi"></source></abbr>
  • <li id="484gi"></li>
    2019-02-26 15:23:40 來源:互聯網|0

    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有望合并!將形成全球最大化工企業

      2019年1月16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一年一度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負責人會議上表示,2019年要深入推進整合融合,不斷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積極穩妥推進裝備制造、船舶、化工等領域企業戰略性重組。

      在當前國內外嚴峻的形勢下,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有望成為整合重點。

      早在2018年7月,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任建新退休,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兼任中國化工黨委書記、董事長,中組部和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到中國化工集團宣布了上述公司合并與人事安排。

      若兩大集團合并,將形成全球最大化工集團,年營收1000億美元。

      目前,“兩化”的農化業務已經開始優化重組,或將拉開化工巨無霸的整合序幕,且橡膠業務可能成為下一個整合重點。

      合并動力分析

      1、規模實力顯著提升

      根據2018年世界500強數據,2017年,中化集團營業收入76764百萬美元,中國化工營業收入45177百萬美元。兩公司合并之后,營業收入達到121941百萬美元。

      這個數字超過中海油營業收入,也超過了世界500強排名第38位的中國農業銀行的營業收入,遠超化工巨頭巴斯夫72677百萬美元的營業收入。

      寧高寧曾表示,中國化工是真正意義上的跨國企業,海外企業的收入已占總收入的七成以上,海外員工人數占全體員工總數的一半以上。兩化合并將在夯實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大力提升國際競爭力。

      2、化解中國化工債務負擔

      2015年初,中國化工向瑞士農化巨頭先正達發出收購要約,是中國企業截至目前最大的海外并購交易,收購總價為440億美元;加上用于承接先正達債務的50億美元貸款,整個收購花費約490億美元。

      這個收購中,250億美元來自股權融資,240億美元為債權融資。銀團貸款均為一年期過橋貸款,最多延期半年。中國化工在完成近500億美元的先正達收購案后,總負債規模陡增近2800億元。

      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的合并,主要是為化解后者的收購杠桿。

      中化集團公司經營信托業務、融資租賃、證券投資基金、財務公司、人壽保險等領域,形成了資質較為齊全的非銀行金融業務發展框架。多樣化的金融服務能夠為中國化工大量的并購項目提供資金解決方案。

      3、合力應對國際化工巨頭在華布局壓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開放程度不斷加深,一系列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進一步落地,尤其是在油氣上下游行業對于外資限制的解除,為外商在華獨資建設化工項目掃除了障礙。

      2010年,中國化學工業的營業收入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由此確立化工大國的位置。中國對高端化學品,尤其是新材料方面,需求的快速增長遠遠大于供給的增加。

      2018年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上通過了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要求安全環保優先,并支持民營和外資企業獨資或控股投資,促進產業升級。

      基于以上原因,國際化工巨頭紛紛在華加大投資。

      2018年7月9日,巴斯夫在廣東湛江建設的精細化工一體化基地項目預計投資100億美元。2018年7月11日,陶氏化學聚氨酯業務部在張家港生產基地的聚醚多元醇工廠開工,9月14日,又在張家港新建一座特種樹脂工廠。

      9月,埃克森美孚100億美元獨資石化項目落戶廣東。9月13日,全球最大的化學中間體,聚合物和縣委的綜合生產商之一——英威達,宣布計劃在上海化工區的15萬噸尼龍6,6聚合物工廠增加4萬噸的產能。

      9月11日,SABIC發布消息稱,正考慮在中國福建省建設一個“世界規模”的石化廠。

      國家擬通過開放競爭來倒逼中國化工行業以及制造業的發展,兩化合并將提升自身競爭力,合力應對國際化工巨頭的在華投資壓力。

      4、化工行業整合加劇成趨勢

      近幾年,化工行業高端化的趨勢不斷顯現,為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化工企業合并的熱潮如火如荼,企業產業集中度也不斷加快,化工企業并購和整合成為行業趨勢。

      2017年,美國最大兩家化學公司陶氏化學和杜邦合并,成為僅次于巴斯夫的全球第二大化工公司;美國涂料巨頭宣偉公司完成收購威士伯公司。

      2018年,拜耳完成對孟都山的收購;林德和普萊克斯完成合并;三井化學和泰國國家石油公司合并管理全球PET和PTA業務;利安德巴賽爾22.5億美元收購塑料復合商舒爾曼公司,并與Odebrecht公司進行獨家談判,計劃收購其在Braskem的大部分股份,若這筆交易成功,將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PP生產商和前5的PE生產商,并以年銷售收入5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化工公司。

      收并購交易已然重塑化工行業格局。中國中化與中國化工合并將有利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勢互補,打造出一個輻射領域廣、滲透行業上下游、產業鏈更加完善的化工巨無霸,來應對化工領域的巨頭競爭。

      優化旗下農化業務,有望拉開整合序幕

      據了解,寧高寧在對中國化工所持資產進行評估后,決定出售部分資產,以彌補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帶來的高杠桿水平,同時不排除為滿足國際反壟斷法案的用意,同時準備將部分優質資產進行IPO,發揮兩大集團的協同效用。

      2018年8月,中化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化國際,擬出售中化作物和農研公司100%股權。

      2018年10月,中國化工掛牌出售滄州大化集團50.98%股權,滄州大化是中國化工旗下農化業務三大上市公司之一,主營產品為TDI(甲苯二異氰酸酯)。

      2019年1月,中國化工旗下的中國農化國際有限公司,擬以2.31億元轉讓江蘇淮河化工有限公司100%股權,淮河化工主產品硝基甲苯和甲苯胺生產規模均居亞洲首位。

      中化集團的農業板塊具有化肥、種子、農業服務、農藥等業務,主要集聚在三家上市公司中:中化農化有限公司、中化國際和揚農化工。國內擁有中區、北區、南區和長江區四大區域,覆蓋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

      在海外渠道拓展方面,公司在具備一支經驗豐富的海外營銷隊伍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海外試點,目前已成立中化農化阿根廷公司、中化農化巴西公司和中化農化委內瑞拉聯絡處,其他海外分公司的設立及海外自主登記項目也在有序推進。

      中國化工旗下的安道麥與沙隆達合并,是全球農化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全球擁有6600名員工,為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農民提供解決方案,包括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種子處理等系列產品。2015年收購的先正達,是全球領先植保公司,在高價值種子領域名列前三。

      中化集團在農化業務方面以貿易見長,中國化工通過收購先正達、安道麥等公司,技術優勢突出,兩家公司農化業務實現整合將有望大幅減少同業競爭,實現優勢互補。

      中國化工旗下的農化國際以及中化旗下的中化國際,均可能成為整合兩家公司農化業務的平臺。

      產品暢銷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市場,尤其是在眾多歐美國家高端市場的產品價格水平和市場占有率,位居中國品牌前列。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coat2014;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18911461190,QQ:2510083472